关于加强洪湖湿地保护的议案

日期:2014-07-30 来源:本网
提议案人:

张书镁 肖红兵 杨文忠 平厚新 方凤云

刘珍珠 彭万姣 王贵玉 何干平 陈东山

近年来,由于湖区农民大面积围网养殖,加之四湖流域工业污水及农民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洪湖,目前,洪湖湿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湖面减小,调蓄功能趋弱

洪湖不仅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也是四湖水系巨大的天然调蓄库。近年由于泥沙冲淤及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蓄容锐减,给洪湖围堤造成极大压力,已很难防御洪湖的高水位,每年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防汛抢险,才能勉强度汛,防止湖水泛溢。湖面减小,增大了四湖地区农业安全生产的隐患。

二、非法捕捞,过度围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渔民使用“迷魂阵”、“密缝阵”、电捕鱼及铁耙打草等非法捕捞工具,对洪湖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毁灭性破坏,鱼类种群结构趋于单一,数量减少,产量下降,个体趋于小型化。同时,随着湖洲浅滩的围垦和“圈湖大战”对洪湖水面的分割,鱼类和水禽栖息环境及取食地萎缩,底栖动物即将耗尽,水生植物也正在枯竭,过去湖内的蒿草、金丝草等优势种群迅速减少,水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三、污染加剧,水质变劣

一是四湖流域上游地区包括荆州、沙市、荆门、江陵、潜江等地的工业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经四湖直接进入洪湖,是造成洪湖水质污染的主因之一。二是沿湖生产规模扩大,盲目开发,湖周及上游大量生产生活污染源如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等直泄洪湖,加之洪湖自然水草锐减和渔民大量投入人工饵料,致使洪湖水自净能力减弱,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水体中氨氮含量大大超标,富营养源密集。据环保部门最近监测,湖西大部分水质为四类标准,少数区域为省五类水质标准。洪湖西岸水中氨氮(NH3—N)浓度最高值为1?2mg/L(国标0.5mg/L),高锰酸盐指数达8.5mg/L(国标≤mg/L)。

四、管理体制模糊,管理效果差

一是管理机构几经更迭,机构不稳定,经费无保障,出现管湖“吃”湖的现象,管理形象不佳;二是管理依据不足,至今没有出台湖泊的相关管理办法;三是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合力难以形成。水利、林业、水产、渔政、环保、公安、血防等部门各有职能,谁都有权管,谁都管不全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达不到综合治理的效果;四是一些人为的权属争端增加了两县市共治洪湖的难度,也给洪湖湿地的社会治安和正常的生产带来了混乱。

上述情况,已引起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对洪湖湿地的核心区定界和核心区内渔民基本情况调查工作已完成。针对洪湖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为确保下一步围网拆除及整个湿地保护顺利进行,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科教与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资料开展宣传,多组织大专院校及高中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宣传活动,在中、小学学科书中增加湿地保护的内容,提高全民对湿地保护工作的认识。

2.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理顺关系。成立由荆州市政府直接领导的荆州市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并分别设立洪湖、监利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分局。负责洪湖湿地保护的日常工作。

3.加大核心区围网拆除力度,出台利民的补偿与安置政策。位于核心内的围网必须拆除,但由于渔民常年以渔为生,因此,必须对以渔为业的湖区渔民进行补偿与安置。

4.开展四湖水域综合治污活动,搞好水体保护。要制订水体保护、污水治理的整体规划,对最终进入洪湖的四湖流域沿途和洪湖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整顿,凡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水且程度严重的企业要关停。加大沿湖地区改水、改厕、改灶力度,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水量。禁止在湖区内使用农药、化肥等物资。恢复洪湖与长江通汇,将洪湖还原为通江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