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3-08-21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荆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

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情况的报告

——2022年12月13日在荆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荆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刘辉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情况,请予审议。

一、规划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四化同步,根据省委工作部署,在省级规划纲要的指导下,编制《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立足荆州水资源是最大优势、水安全是第一底线的基本市情,用好系统观念这个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深入阐明流域综合治理与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关系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两者之间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关联性,坚持以水为媒、以水塑形、以水促产、以水安城、以水铸魂,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定空间规模与结构、定产业类型与布局、定城镇形态与功能、定文化本源与呈现、定交通组织方式、定资源要素禀赋、定生态环境容量,致力构建人水相亲、水城相融、水产互促的四化同步发展新格局,力争到二〇二五年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取得重要突破。

二、编制过程

按照省委统一安排部署,在省规划编制工作专班的指导下,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抽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改委等部门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启动荆州市规划编制工作。

2022年8月《纲要》开展前期调研。8月23日至29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往荆州市各县市区开展座谈会和现场调研。

11月《纲要》进入正式编制阶段。11月1日,市委、市政府对该项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2个部门进驻市民之家集中办公。

省委、省政府10月31日召开动员部署会后,荆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吴锦、市长周志红迅速就省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作出批示,要求强化力量,按程序和时间节点推进。市政府成立专班、落实集中办公场所,明确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为综合协调组和规划起草组牵头单位,迅速启动全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在编制过程中,市领导多次听取汇报,给出指导。市委书记吴锦于11月14日、16日,12月7日三次听取规划编制专题汇报。11月18日,市委书记吴锦向省委书记王蒙徽汇报编制工作。11月2日、16日市长周志红两次对四化同步、交通、流域等专项规划进行研究。11月16日,市委书记吴锦、市长周志红召开全市流域规划编制工作专题研究会议,听取专班关于省工作专班的评价、指导意见和修改情况汇报,并根据省委工作安排,指导进一步修改《纲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辉文全程指导,多次召集专班会议研究规划纲要内容。

《纲要》于12月6日向市政协征求意见,12月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和12月10日市委全会对《纲要》进行了研究讨论,12月11日市人大财经委,12月12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分别听取了《纲要》报告,我们根据上述会议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

三、主要内容

《纲要》对标省委部署,突出荆州特色,强化问题导向,注重规划实施。主要分为现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底线管控,发展指引,支撑体系,规划实施六个部分。

《纲要》立足荆州四个最具代表性的市情特征:一是水,二是粮,三是文,四是运。同时聚焦短板不足:一是城,二是产,三是运,四是水。荆州在发展中保护任务艰巨,除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底线外,还承担了分蓄洪区、文保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使命。

《纲要》立足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提出扎实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是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实现路径。确立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四大主攻目标,明确荆州市在全省和都市圈中所发挥的功能性作用。《纲要》将四大主攻目标融入底线管控、四化同步和支撑体系中,作为重点任务,并对应设置指标,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纲要》以流域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纲要》对照全省流域综合治理“底图单元”,将长江干流一级流域和四湖、荆南四河、沮漳河3个二级流域片区细化为7个三级流域片区,即:松西片、松虎区间片、虎渡河东片、藕池河东片、荆州城区片、四湖中下区片、沮漳河片。在落实省控四条安全底线(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基础上,结合荆州特色,新增文物安全底线。

《纲要》针对荆州市发展不够、量小势弱的主要矛盾,更需要推动四化的充分发展。强调荆州需要走工业优先的四化同步发展。

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目标是建设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坚持以安全底线为约束,强调以水促产。主要任务包括守护流域安全底线,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实施绿色智能引领工程;针对荆州市工业规模不大,大企业、龙头企业少的问题,聚焦工业量级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改提能强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

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2%,打造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标杆地、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主要任务包括统筹流域安全与城镇发展,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蓄滞洪区优化调整和建设、长江干流洲滩民垸分类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分三区精准管理;推动“八同”,共建宜荆荆都市圈;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建设江汉平原生态宜居城市;明确县城目标定位,差异化引导县城发展;分类建设一批特色强镇,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

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是打造全国一流、功能完备、带动力强的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主要任务包括落实四大定位,推进建设国家级荆州农产品交易及集散基地,在荆州全域构建“1+2+N”市场格局,高标准建设高新区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华中淡水渔都、华中预制菜之都、华中农产品冷链物流城及国家应急保供基地;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赋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关于推进信息化建设,目标是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以信息化赋能,提升其他“三化”,提高底线管控管理效能。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加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等方面。

《纲要》支撑体系在省规划纲要要求的综合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基础上,新增了加强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章节,彰显荆州特色。

关于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目标是宜荆荆都市圈内部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成,对外“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复合交通廊道更加完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动荆荆、荆岳等高铁建设;补齐荆州南北向道路少,跨江通道不足问题,推动高速公路延伸联网;加密跨江通道布局,推动观音寺长江大桥、李埠长江公铁大桥、监利长江公铁大桥等建设;提升荆州综合交通枢纽能级,打造“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的现代化港口;构建 “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服务网络。

关于完善现代物流体系,主要落实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定位。重点任务包括构建“一带两廊三枢纽多节点”的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空间格局,加强铁路专用线与主要港口作业区的联通,促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建设铁水联运基地等重点项目;完善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制造业、农产品冷链交易服务水平;提升荆州物流平台发展水平,提升口岸功能,发展保税物流和跨境电商物流。

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目标是打造江汉平原科教创新高地。力争2025年建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实现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全覆盖。重点任务是建设“荆州科创走廊”和“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两个创新策源中心,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关于加强荆楚文化保护传承,重点突出荆州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荟萃地、红色文化的富集地、长江文化的展示地等文化特色,建设楚文化权威阐释地、活动聚集地、场景再现地、旅游目的地,打造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促进荆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根据《荆州市各级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现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附件:荆州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