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3-08-21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

报告

——2022年12月13日在荆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荆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辉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办理基本情况

2022年,市政府共承办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建议122件。所有建议已全部答复市人大代表,满意率100%。其中,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37件,占30.3%;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解决的85件,占69.7%。

(一)紧扣当前发展目标,扎实办好重点建议。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了7件重点建议。为推进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市政府印发了《关于2022年重点建议提案的交办通知》,对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坚持实行“市政府领导领衔、分管副秘书长协调、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具体办理”的工作机制。11月17日,市长周志红亲自调度重点建议办理工作,要求责任单位要深刻领会办理建议的重要意义,围绕新要求、新标准抓办理,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十二次党代会要求抓办理,围绕实际举措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好评价好成效抓好建议办理工作。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一直在扎实推进,市政府将持续推进重点建议办理工作。

1.第30号建议《关于开展中心城区城市更新管理的建议》的办理情况。大力推进“1+10”重点功能片区规划建设,城市能级明显提升。一是改善基本居住条件。2022年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311个,截至11月已完工269个,已完成投资额81806.39万元。全市改造棚户区房屋3345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247套,发放租赁补贴1631户。二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22年计划打通断头路9条,已打通3条。计划道路刷黑更新改造17条,已完成10条。中心城区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9.7公里,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占比达到23%;完成新建及改造排水管网241.64公里。草市、城南2座污水处理厂二期已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城区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7座,总处理能力34万吨/日,均执行国家一级A处理标准。三是打造城市更新样板。目前,古城小样板片区正在开展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和多渠道融资工作。荆州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三义街改造方案、南纪门东西堤街整修方案正在编制。城市新客厅片区沙市区与市城发集团的项目合资公司正式签约组建,城市展厅设计方案已遴选。关沮新城项目合资公司正式签约组建,关沮新城长湖大道等五条路绿化带工程已建成并开放使用。长江城市展厅概念性规划完成了概规编制,正在进行控规编制和积极开展招商融资工作。荆开新城城市设计方案已报市规委会审议。

2.第118号建议《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绩效管理、提升债券资金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的建议》的办理情况。一是主动接受人大对政府债务方面的审查监督。2022年人大决算审查首次对政府债务方面专门提出审查分析报告,已按审查意见进行整改,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向市人大报告。二是建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储备项目清单,分批报送2022年专项债券需求项目256个、金额500亿元,为限额的5倍。3月份即争取发行额度近70亿,占全年60%,份额全省第三,单月超去年全年,6月份完成全年新增限额申报发行,10月份完成结存限额申报发行。全年通过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通过项目158个、270亿元,其中:在限额空间内,通过省财政厅评审发行项目96个、117.34亿元,较去年增加65亿元,居全省第三。四是建立资金支出督促机制和逢三会办、有效协调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对专项债券项目实行穿透式监管。目前除10月底新增发行的24.81亿元预计年内支出完毕外,10月份之前发行的专项债资金92.53亿元,目前已支出98%。

3.第3号建议《关于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的建议》的办理情况。元至十月,全市农产品规上企业加工产值827.07亿元,同比增18.78%。一是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2022年10月30日至31日,首届华中预制菜之都招商大会暨预制菜产业荆州峰会顺利举办,签约项目65个,投额556.46亿元,签约采购订单7.26亿元。二是加强品牌培育,扩大产品市场影响。从2022年开始至“十四五”末,每年统筹安排800万元—1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业品牌培育和宣传工作。每年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专项用于农业产业化和预制菜产业培育发展。三是加强政策落实,助力企业做大做强。2022年全省农业产业链项目资金,已申报项目总投资8.73亿元,计划争取省级奖补资金1.73亿元,目前排名全省靠前。落实省级龙头企业贷款贴息3468万元。四是强化基础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截至目前,全市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670万亩,占常用耕地面积的65%。五是打造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委托湖北省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宜荆荆都市圈·荆州国家级农产品交易与集散基地规划(2022—2027年)》编制,目前,《规划》初稿正在征求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意见。

4.第73号建议《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建议》的办理情况。一是加强管理,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针对外卖送餐员、网约车驾驶员等劳动者工作特点,制定《劳动合同》通用示范文本,督导检查平台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常态化外卖配送监督提醒机制,对网约配送员定期开展核酸检测。二是加强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印发了《关于快递业从业人员优先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于今年初启动工作。截至目前,全市62家应购买工伤保险快递企业中已有53家完成参保,涉及快递员3000余人,其中优先参保工伤保险1657人。三是拓展零工驿站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13家服务规范、功能完善的“零工驿站”,跟进建成57个服务点。

5.第63号建议《关于进一步打造湘鄂西苏区红色品牌的建议》的办理情况。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强支撑。湘鄂西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工作写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环洪湖红色旅游圈已纳入全省“一城一山一湖”红色旅游发展格局,湘鄂西革命纪念中心建设项目、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旧址群保护及利用项目等11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清单管理。成立了荆州市湘鄂西苏区革命遗存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二是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在2021年争取上级资金2658万元的基础上、2022年已到位上级资金3268万元,用于革命文物本体保护修缮及展示利用配套设施建设。江陵县实施沙岗红军街产权征收及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洪湖市完成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旧址修缮、烈士陵园升级、瞿家湾老街水电改造等工程,石首市实现红色革命文物安防监控全覆盖。三是开展品牌创建树形象。我市于2022年8月底在洪湖市承办了湘鄂西革命老区精神传承与振兴发展推进会,我市的工作经验得以向全国全省推介。洪湖市红色湘鄂西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洪湖瞿家湾老街、石首桃花山桃源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2个景区上榜《人民日报》发布的100个红色旅游景区推荐名单。全市发布15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实景演出剧目《洪湖赤卫队》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创意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作品创新成果”,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获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四是加大《荆州市湘鄂西苏区革命遗存保护条例》宣传力度。开展革命遗存安全检查650余次。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专项行动。

6.第79号建议《关于加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建设,推进矛盾纠纷非诉化解的建议》的办理情况。一是大力推动市县两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2021年9月,荆州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正式运行,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仲裁之间的有效衔接。自市调处中心建成以来,受理纠纷1674件,调解成功1497件,调解成功率89.5%,司法确认149件,涉及金额8381.57万元。公安县、江陵县、监利市调处中心已建成运行,江陵县、监利市以调处中心为基础,获得省司法厅“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项目”。推动各乡镇(街道)建立大调解中心。二是抓好调解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共有调解员7854名,较去年增加718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聘用专职调解员,吸纳基层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和退休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干警等充实到调解员队伍中,目前全市共有专职调解员854人。对全市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120余次。2022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指数高达99.08%,矛盾纠纷调解有效率位居全省第五。

7.第35号建议《关于加快推进胸痛中心及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工作的建议》的办理情况。一是胸痛中心与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全市创建了市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公安县人民医院等3家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和8家基层版胸痛中心,注册胸痛救治单元126家,正式通过验收28家,全市胸痛救治单元(含建设中)覆盖率达90%。二是构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和信息网络,完成120万余人筛查工作。三是“心电一张网”前哨作用不断增强。自4月8日正式启动“全国心电一张网”项目以来,由市中心医院提供7×24小时高效、精准的远程心电诊断服务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指导,已覆盖93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已远程会诊心电图23400余份,筛查出的1720余例需要救治的心血管患者均得到了妥善治疗,院前急救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慢病检出率、治疗率大幅提高,“心电一张网”运行位居全国前列。四是加强胸痛救治适宜技术培训及推广。举行中医院系统胸痛中心基层版培训1场、乡镇卫生院培训20余场,对2000余名医务人员及医疗管理工作者开展专业培训。

(二)把握民生关注重点,优先办好民生建议。市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办理第27号建议《关于加强城区主次干道车辆停放管理的建议》。乱停车现象存在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停车位不够、车位规划不合理。2022年初,市政府对这项工作就进行专门研究和全面部署。市政府按照“停车有位、规范有序”目标,扩大增量、盘活存量、远近结合、提升管理,有效缓解当前的停车难题。2021年中心城区新建停车场27个,新增便民停车泊位1.3万个,2022年计划新建7000个停车泊位,截至目前,已完成了8502个停车泊位的建设。出台错时停车方案,目前中心城区企事业单位的8000个停车泊位落实节假日常态化对外开放。在中心城区37条主次干道增设3918个限时泊位,在晚21时至次日7:30实行限时停车管理。对城区的停车泊位实施编号管理,并开发使用手机停车APP,最大限度方便市民智慧停车。对影响交通通行、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的路边停车泊位予以取缔,切实做到还路于民。

(三)全面把握问题根本,切实办好难点建议。此类建议所提问题多因惯性思维限制难以解决,需创造性的来抓。对于此类建议,市政府明确工作举措、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如办理第1号建议《关于对老旧小区改造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的几点建议》。市政府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点工程来抓,为解决好群众对改造的“高期望”和改造资金存在较大缺口的矛盾,通过向上积极争取资金的同时,采取“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等方式,充分动员小区内产权单位、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等力量筹措改造资金。如办理第100号建议《关于擦亮国家级劳务品牌的建议》。采取“政府引导、能人带动”的方式,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培训支撑,持续推动劳务品牌建设。荆州市强化劳务品牌建设打造就业“金名片”荣获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

二、办理工作特点

(一)健全承办机制,提高建议办理水平。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建议办理水平,市政府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健全部门承办机制。印发《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通知》(荆政办函〔2022〕6 号)文件,进一步完善承办部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科室承办落实、办公室抓督办协调”的办理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涉及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按照属地原则由县市区政府主办,各县市区逐步健全“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政务督查部门督办协调、部门具体承办”的责任体系。二是健全领导领办机制。印发《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重点建议提案的交办通知》(〔2022〕6号)文件,明确每项重点建议领衔督办的市政府领导,加强建议办理力度。各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对需要政府决策的办件,主动提请市领导参与办理、加强领导。三是健全社会监督机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建议办理工作的牵头领导、承办部门、办理时限,人大代表和群众能够及时掌握办理情况,确保办理工作件件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二)密切沟通协调,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市政府认真履行交办和接收、承办、答复、审核、寄送、跟踪落实、办结等各个环节职责,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办理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和问题,主动做好与代表、承办部门以及市人大常委会之间的协调、沟通和联系,合力做好建议办理工作。一是密切同市人大常委会的联系。尤其密切与市人大代工委的沟通,同市人大代工委一起及时协调解决承办部门、代表反馈的问题。二是密切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事前先主动与代表取得联系,充分沟通,确保分办工作准确到位,事中多征求代表意见,事后及时回访并跟踪办理,提高建议满意率。三是密切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发挥市政府“穿针引线”的主导作用,在建议涉及面广、涉及部门多、亟待解决问题较复杂的情况下,主动同代表、相关单位一起座谈协商,当面交流意见建议,商讨解决措施,提高建议办理效果转化率。

(三)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办理环境。注重换位思考,站在人大代表的角度、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来办好建议。一方面,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将建议办理工作与为民办实事工作相结合,解民忧暖民心。另一方面,各承办部门主动为人大代表服务,及时向代表报告办理进度和所做的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和检查建议办理工作,通过调研、听汇报、座谈等形式了解政府近期工作及建议办理成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一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市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和各承办单位积极履职,全力以赴,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的要求相比,与广大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少数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沟通不及时,办理不及时;有些建议的办理不够创新,办理成效不够显著。在今后的办理工作中,市政府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把建议办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将人大代表的智慧转化成为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