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荆州市人民检察院
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报告
——2022年12月13日在荆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荆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余书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荆州市人民检察院,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荆州市院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转交建议1件,即第29号《关于努力提高司法人员专业能力,加强虚假诉讼惩治力度、营造良好司法公正营商环境的建议》。今年11月,该建议已经办结并答复。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有力推动建议办理
代表依法提出建议,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期盼。荆州市院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坚持以代表评价为第一评价、代表感受为第一感受、代表满意为第一标准,扎实推动建议办理。
(一)压实工作责任。收到转交建议后,市院专门部署研究,安排党组副书记统筹协调、具体负责,刑事检察部门、民事检察部门协作办理。分管院领导先后两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听取进展情况,明确办理要求,强化责任落实。
(二)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办前沟通,结合职能认真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建议提出的原因背景、问题指向、意图主张,确保工作开展对症下药;加强办中面商,分管领导上门走访,通报建议办理情况,辖区基层检察长主动对接,市区联动,当面听取意见,聚焦工作重点,确保建议答复言之有物;加强办后回访,询问代表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是否有仍需努力的地方,确保工作实效。通过依法办理、及时答复,徐舒颖代表对检察机关建议办理工作表示满意。
(三)完善工作考核。将代表联络、建议办理工作作为对基层院和机关各内设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优秀支部、先进部门挂钩,通过序位评价、考核倒逼,提升检察人员参与代表联络工作的积极性,增强接受人大监督的主动性,推动代表联络和建议办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接受监督、回应期待,切实办好代表建议
徐舒颖代表在第29号建议中提出,近年来虚假诉讼案件日益高发,对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严重伤害。建议司法机关努力提高对虚假诉讼案件的甄别发现能力,加强对虚假诉讼的惩治力度。荆州市院围绕代表建议,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一)深化协作配合。积极争取市委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共同研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委《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印发专题会议纪要,就各部门各单位配合、支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检察工作开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面对虚假诉讼线索发现难、调查核实难等问题,注重加强与政法各单位协作配合,凝聚工作合力。与市中院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及协作配合若干工作机制的指引》,强化对民事行政审判和执行活动监督,并且专门就虚假诉讼监督工作作出规定,明确通过检法信息共享、违法线索移送等方式,防范和遏制虚假诉讼违法行为。在两级公安机关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推动监督端口前移,提前介入重大疑难案件,共同完善证据链条,从源头提升案件侦办质量。
(二)深化检察履职。部署开展涉市场主体虚假诉讼监督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市共办理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案件8件,调查终结7件,查实虚假诉讼案件数7件,涉及金额3200余万元。针对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问题,制发再审检察建议5件,开展审判程序违法监督2件、执行活动监督1件,移送虚假诉讼犯罪线索5件9人,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3件4人,对构成虚假诉讼犯罪的,审查起诉2件2人。荆州区院在办理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民事执行监督一案中,发现该案关键证据存在造假的情况,涉嫌虚假诉讼,认为仲裁部门依据该证据所作出的仲裁裁决法律效力存在瑕疵,及时向荆州区人民法院发出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书,建议法院中止执行,法院采纳建议,有效阻止市场主体被错误“查扣冻”,阻却虚假仲裁非法目的的实现。江陵县院办理的赵某与张某、某服饰公司民间借贷纠纷虚假诉讼监督案被省院评为虚假诉讼监督典型案例。
(三)深化数据赋能。利用最高检搭建的“智慧民事检察监督平台”进行大数据筛查,重点排查“职业放贷人”提起的民间借贷、以物抵债合同、相对方提起的第三人撤销之诉、执行异议之诉以及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案件,全面开展线索摸排,并根据案件性质进行调查核实,统一报市院管理甄别。市院选定社会影响大、具有典型意义和成案价值的案件线索,逐一制作方案实行重点突破,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公安县院利用该平台办理的湖北某典当公司、龚某某等人侵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检察监督案被省院评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办案经验在全省推广。
(四)深化素能提升。虚假诉讼案件隐蔽性强,往往会有专业人士在背后出谋划策,对检察人员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代表提出的提高司法人员专业能力的建议,荆州市检察机关结合最高检“质量建设年”、省院“素能提升年”主题,狠抓队伍素能提升、本领养成,积极开展“全面、全员、全勤”岗位大练兵活动,推进理论大学习、思想大讨论、课题大研讨、业务大比拼、业绩大展示、成效大检验等“六大活动”,建立每周一学、每月一讲、两月一比、每季一晒、半年一赛、考核检查“六大制度”。全市检察机关共举办领导干部上讲台专题授课48次,集中培训干警近3000人次,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150余次、各类竞赛活动20余次,各类、各级优秀人才、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共有44件案件被上级检察机关采用,25人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市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主任以《关于虚假诉讼的若干思考》为题,向全市两级检察干警解读相关法律规定,分享了虚假诉讼案件办理的相关工作方法和心得体会。
三、深入推进、长抓不懈,做实代表联络工作
荆州市检察机关始终将代表联络、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明确代表联络工作既是检察责任,更是政治责任,既是所有部门、所有检察人员的事,更是一把手、领导班子的事,持续发力推进,形成长效机制。
(一)加强谋划部署。把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工作要点,做到有的放矢。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效果导向,将建议办理工作和检察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建议办理中秉持上下一体、同题共答的原则,提升建议办理质效。
(二)加强日常联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建立与人大代表常态化联络。一方面,院领导直接联络、率先垂范,常态化走访人大代表,主动上门问计问需,各部门对标对表、积极跟进,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络机制。今年以来,两级检察机关领导班子走访人大代表活动参与率达到100%。荆州市院在全省会议上,就“坚持以上率下,做好代表联络工作”作经验交流发言。另一方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检察开放日、检察听证、公益诉讼“回头看”等活动,增强代表对检察工作认知,促进深度监督。
(三)加强建议办理。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改进和推动检察工作的重要抓手。2022年“两会”期间,市院派县级以上干部旁听列席各代表团审议检察工作报告会,共收集37位代表提出的59条意见建议。会后,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专题部署,梳理意见建议关键点,根据所涉检察业务分解办理工作,形成责任清单,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推动工作发展,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应代表关切。
虽然我们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联络覆盖面还需拓展、方式方法还较为单一、个性化联络仍显不足等问题。下一步,荆州市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要求,更加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用心用情做好代表联络工作,最大限度争取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推动荆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荆州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多更优检察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