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作评议的调查报告

日期:2006-10-31 来源:本网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06年开展工作评议的实施方案,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调查组在副主任吴建国的带领下,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参加了局机关的动员大会,与局领导、中层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了座谈,实地调查了沙市胜利街道办事处、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劳动保障工作情况,征求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的意见,对审计整改情况、收费政策与标准进行了核实,查阅执法档案14份,向市政府分管领导通报了调查情况。在召开座谈会和走访的同时,还进行了民主测评,共发出测评票233张,收回233张。其中,满意票197张,占84.6%;基本满意票35张,占15.0%;不满意票1张,占0.4%。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的主要成绩

1.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开拓进取。在调查中,各方面都认为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作风民主,依法行政,思想解放,能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督促检查,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业绩显著。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在全省排位较前,很多工作为全省首创。“五险一单”核定征收、参保人员和就业再就业入户调查、建立中心仲裁庭、国有农场职工养老保险、荆州技校挂牌成立技师学院等工作在全省起到了示范作用。每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下达的主要指标均能超额完成,今年新增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职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居全省前列。2005年以来,市劳动保障系统共有28人次和25家单位获得国家、省有关单位的表彰。

2.社会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为简化程序、方便群众,劳动保障部门在全省率先实行银行代核代征;实行“五险一单”,推进社会保险费统一申报核定;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2005年五个险种全面快速增长,扩面11.9万人次,参保人数达到133.4万人次,征收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今年1-8月扩面6.6万人次,征收保费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6亿元,增长42.6%,创历史新高。我市原来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已经“穿底”的洪湖市、监利县实现了当期有节余,沙市区今年1-8月完成全年扩面任务的119%,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有所缓解。在市政府重视和财政支持下,该局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2002年来争取转移支付10.4亿元,其中市直4.6亿元,在全省仅次于武汉市,且逐年增长,为荆州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3.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创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提出以创业促就业、以培训促就业、以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促就业、以劳务输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促就业等思路,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上了新台阶。2005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2万人,比上年增长27%,下岗职工再就业5.5万人。今年1-8月,全市新增就业6.5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4.4%以内。从今年6月1日起,发放新版再就业优惠证1.2万本,落实各项社保补贴2284万元,今年来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17笔,460万元。2005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0.2万人次,组织8000人参加全省统一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鉴定规模增长率达到41%。我市是全国46个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单位之一,劳动保障部门开展送岗位到农村活动,并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建立跟踪服务点,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农村劳动力转移9.2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8万人。石首市、洪湖市分别被省厅授予“建筑防水工之乡”和“荆楚印刷工之乡”。

4.依法行政成效显著。几年来,该局坚持以依法行政统揽工作全局,实施依法行政“一把手”工程,依法行政工作一直是全省劳动保障系统的先进典型。 “四五”普法期间举办各类培训113次,开展劳动法律政策“百问百答”活动,组织电视大奖赛, “四五”普法工作得到省普法验收组的充分肯定。该局成立劳动保障依法行政专家委员会,讨论研究疑难案件;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行政处罚立案、审核、决定“三分离”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听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行政行为;依法加大专项监察,2005年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1320份,办理社会保险登记1.2万人次,督促缴费单位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279万元。在调查中,我们调阅了该局的案卷14份,没有发现程序、实体和适用法律不当的情况,行政复议维持率和行政诉讼胜诉率达100%。

5.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劳动保障部门以服务工业兴市、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着力优化服务。对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逐家进行审批备案;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进一步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发布250个职业(工种)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社会保险登记、申报、核定、结算等实行“一站式”服务,就业服务实行求职登记、技能培训、档案管理等一个窗口对外,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社区干部反映,该局服务态度好,接待热情,有到家的感觉。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工作,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3079人;为解决国有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问题,劳动保障部门认真核定国有困难企业身份,多渠道筹资4015万元,目前已有8903人参保;为提高国家公务员医保待遇,制定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实施方案及国家公务员特殊慢性病门诊用药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共受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1474件,涉及农民工1.8万人,清欠1915万元,清欠率98.5%。今年1-8月,清欠农民工工资1328万元。实行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初步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清欠的长效机制。中心城区整合仲裁资源,建立中心仲裁庭,2005年以来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946起,结案率95.2%。

6.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劳动保障系统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该局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并将代表建议吸收到政策制度和工作部署中。2005年实现了办结率、见面率、满意率三个100%,近几年该局多次被评为建议提案办理先进单位。松滋市劳动保障部门就人大代表反映的城郊无地农民就业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拿出50万元购买公益性岗位对无地农民进行就业安置。劳动保障工作涉及面广、公众关注度高,信访量仅市直每年就达6000多人次。该局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已任,实行局领导接访制度和信访句号工程,对来访者有问必答,对书面信访件有信必复。家住沙市区的监利县离休干部刘金汉,因为没采印指纹被监利县停发养老保险金。局长任万伦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责成监利县局登门采印指纹,并表示歉意。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该局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我市职工到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上访的人数是全省偏少的单位之一。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1. 政策的宣传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劳动保障工作政策多,有些政策变化快,人民群众要求了解政策的愿望迫切,劳动保障部门现有的政策宣传手段、方式和措施与人民群众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2.学会、协会和公司、经营性中心过多。现有学会、协会4个,向会员单位收取一定会费,增加了企业负担;二级局成立的公司或经营性中心,由其负责人担任法人代表,经营收入直接弥补机关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的问题。

3.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保障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监察力度不够,企业超时用工、招用童工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社保结算中心与经办机构之间有时存在工作不协调的现象;劳动能力鉴定时间太长;社保个人帐户资金查询和医保圈存不够方便;行政性收费虽然有政策规定,但项目过多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本次评议中,该局领导及机关干部态度诚恳、认真自查、积极整改,先后召开8次座谈会,发出调查表136份,收集意见建议37条,对存在的问题拿出了初步整改措施:成立专班,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系列宣传活动;将劳动服务企业协会、劳动力市场协会合并,组成就业促进会;解散劳动就业开发总公司,正在继续探索撤并其它公司的办法,并决定今后不再保留国有资产投资的经营性公司;对劳动能力鉴定由过去半年一次改为每季度一次;加快信息网络化建设,“金保工程”进展顺利;开展对现有收费项目的全面清理,开始制订降标、并项的具体措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行首问负责制,在市就业局一楼大厅和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大厅安排专人接受群众咨询。按照审计报告的整改要求,出台关于规范二级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见,强化内部审计,个别二级单位扩大范围开支的部分已由个人补交给单位,欠缴漏提的税金已全额上缴。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 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方便快捷和公开透明的方式加强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把政策交给企业和群众;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素质;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步伐,打造阳光服务机关。

2.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要加强二级单位的管理,整合内部机构职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排除干预,切实解决学会、协会过多和政企不分等问题;找准严格执法与优化经济环境的结合点,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不断提高城乡统筹就业的规模。

3. 进一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劳动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当前关系民生的许多热点难点问题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向上级反映或通过自身协调逐步解决。如,国有农场农工参保负担过重的问题,就业和再就业中招聘的成功率不高和“4050”人员再就业难问题,失地农民保险问题,逐步统一城区医疗保险缴费标准问题,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问题,各项行政性收费减少项目、降低标准问题等。

4.进一步争取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的支持。要继续积极主动地向政府请示汇报,解决工作中一些自身无法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市政府要继续支持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特别是要支持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监察工作;加大对劳动保障工作的专项投入,解决“金保工程“建设资金问题,力所能及地将社会公益性服务费用逐步列入部门预算。

(责任编辑:官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