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日期:2013-11-29 来源:荆州日报

 编前:近年来,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引导下,我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由市人大常委会主办、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员会承办的2013年荆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走进我市少数民族乡镇。即日起,本报推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走近民族乡”系列报道,总结和宣传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成果和典型,以飨读者。

  古色古香的吊脚楼,精致的景观湖,整洁宽敞的水泥路。曲尺河畔,希望小学里书声琅琅;傍晚时分,广场上人们便自发跳起土家人的《摆手舞》。

 这里是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曲尺河村,这里即将发展成为全乡另一个中心。

 在这之前,对于山高路远的卸甲坪而言,“公路何时修到我家门口”才是当地民众的最大心愿。

 曲尺河的变化只是卸甲坪发展建设的一个缩影。2012年,全乡实现财政收入600万元,入库税金650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33%、948%。

 在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卸甲坪的转变不是孤例。洪湖市老湾回族乡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亿元,财政收入211万元;4个回族社区依托当地居委会和清真寺,组织各族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完善社区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转变之深刻,来之不易。然而,转变从哪来?

 “对散居少数民族地区要真关心、真支持、真帮扶。”《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等法规在荆州得到坚决贯彻执行。除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各级党委、人大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让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的路上吃下“定心丸”。

 我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31个少数民族,总人口4.3万,占全市人口的0.65%;共有两个少数民族乡和4个回族社区,分别为洪湖老湾回族乡和松滋卸甲坪土家族乡,沙市区迎喜街回族社区、荆州区新垸回民村、石首市槐村堤回民社区和松滋西斋回民社区。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投入力度,才能真正实现质变。这一点,荆州市决策层根植于心,并埋头推进。

 ——投入真金白银。2011年,松滋市开始实施《卸甲坪土家族乡脱贫致富特色发展三年规划》,三年来规划支持项目450多个,累计支持资金达到2.2亿元。洪湖市安排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支持少数民族集中居住乡镇发展重点民生项目;计划投入1.2亿元在老湾回族乡启动民族风情街建设。

 ——打造特色村寨。2010年,卸甲坪曲尺河村申报为全省少数民族发展和保护的特色村寨,并被省发改委列为湖北省首批“绿色幸福村”,获得省民委专项资金200万元,至今累计投入5500万元;沙市区迎喜回族街纳入全省第五批特色村寨发展和保护范围,并纳入2013年旧城改造项目;洪湖老湾回族乡正在建设伊斯兰风情小镇;卸甲坪黄林桥村、荆州区新垸回族村、公安青羊岗土家族村正在申报全省第六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扶持民族企业。2012年,市政府积极申报全国“十二五”期间民族定点生产企业,松滋银舟棉业获得国家贴息贷款4500万元。

  ——培养重用人才。去年9月,我市2名少数民族干部纳入全省年轻干部成长工程;11月,23名民族干部纳入荆州市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全市共有7名少数民族干部提拔到市直重要岗位上工作。

 得益于此,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正春潮涌动,日新月异。

 抢晴战雨40天修通黄杨公路、60天建成天星堰水厂、从“不可能”到“率先建成”庆卸公路硬化升级……卸甲坪的决策者们以铁的制度和光的速度,满足乡亲们对通乡公路的期待。

 固定资产投资3910万元,全年招商引资5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5元……老湾回族乡用这组数据为乡亲们送去最实的回馈。

  迎喜街、新垸、槐村堤、西斋四个回族社区通过强阵地、办活动来促服务、促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文化娱乐生活也在提档升级。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这一民族工作主题指引下,我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责任编辑: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