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烧秸秆,两县市村民初尝甜头

日期:2015-10-16 来源:江汉商报

“防治大气污染,守望荆楚蓝天”,这正是2015年湖北环保世纪行活动主题。本周开始,“2015荆州环保世纪行”正式启动,邀请荆州记者采访团到荆州各县市区,对各地禁烧秸秆、禁烧煤锅炉、治理汽车尾气等为主体内容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行调查、监督。

2014年前后,由于各类因素的交织影响,荆州大气环境一度恶化,空气质量指数频繁“爆表”。曾在全国161个空气质量重点监测城市排位中两次垫底。现如今,荆州市城区空气质量明显上升,秸秆禁烧这一举措功不可没。今年初,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荆州秸秆禁烧将扩大到全市范围。

这一措施在全市推行,监利、洪湖秸秆禁烧工作进展如何?

监利长岭村2700亩水田无一焚烧火点

13日下午,“2015荆州环保世纪行”记者采访团第一站来到监利县,对该县秸秆禁烧、高污染燃烧替代、机动车尾气检测及黄标车淘汰等环保执法重点工作,进行了走访。在该县毛市镇长岭村,共有耕种面积3346亩,其中2700余亩水田主要种植中稻。一路上,记者看到这里水田整齐,田里齐整地露出金黄的秸秆,没有看到一处焚烧火点。在临近农田的马路上,看到不少村民骑着插有“秸秆禁烧小红旗”的摩托车,穿梭在田间小路;宣传车、街上广播循环播放禁烧通告录音;许多大楼、住户的墙上张贴有“禁止焚烧秸秆垃圾”的通告……促使禁烧政策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全体村组干部全体“禁烧”。该村党支部书记朱国荣介绍,除了上门下田全方位跟踪宣传,村干部还包组包户,人人有责,日夜巡查,发现火点及时扑灭、及时处理。

朱国荣提出,这种秸秆必须粉碎彻底才能还田,否则很难下种。所以凡是进入村里的外来联合收割机,村里都要求下田收割的收割机必须安装和开启切碎装置,并且与收割机操作手签订粉碎还田协议,力争做到收割一片切碎还田一片。

该做法也得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夕映的肯定,他说,摩托车宣传队很新奇,也方便,这种宣传方式很到位。希望村民能依托农机协会,提高机械装备,达到秸秆收割要求,保证秸秆能达标还田,避免检查过后又烧秸秆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该村已运转到附近电厂的秸秆共计100余吨。

洪湖村民感叹空气清新“尝甜头”

14日上午,记者采访团来到洪湖螺山镇皇堤宫村,在蓝田白云之下,看到一辆耕整机正在一片广阔农田运作。经过该机器翻整过的田地特别松软、整齐,并翻出一阵阵好闻的泥土气息。

秸秆利用一般有三个途径——还田、回收、生物腐化。现在镇里主要是尝试秸秆还田、回收。螺山镇副书记李克贵介绍,全镇共有2000多亩农田,20台耕整机。自今年下半年开始,镇里利用这些耕整机解决了秸秆的消化处理,防止农民露天焚烧行为,也增加了农田土壤肥力,这也是螺山镇秸秆利用的途径之一。

村民刘仁强今年51岁,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在皇堤宫村,他种了5亩田,主要是种黄豆、芝麻,每年产生秸秆有几百斤至千余斤。

黑黝黝的刘仁强,一笑就露出一口白牙。他喜滋滋地说,以前,村民图省事,都是将秸秆堆在田里烧掉。那时明显感觉村里的空气越来越差,有时候烧秸秆时,呛得大家都难受。而且农田因秸秆灰沤在地里,土地易板结,作物生长有影响。今年,在镇上、村里的组织引导下,大家都是利用耕整机将秸秆还田,“不仅村里的空气较以前好多啦,而且秸秆还田后,农田不再结板,田里土壤又松软又肥,通过增加秸秆这种生物肥料,估计作物会长得更好。”刘仁强说。

这场种植革命需要重奖勇于创新者

荆州作为农业大市,推出秸秆禁烧的举措,这本身就是一场作物的种植革命。肖夕映说,革命需要勇气,也要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各级政府要奖励创新者。

秸秆还田成本较高。市环保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坦陈,城区综合利用的秸秆较少,一年仅有20万吨被综合利用。比如日本等国家大部分秸秆都是还田处理,少部分综合利用。

一位参加走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秸秆禁烧不仅要有高压政策,也要有资金投入。比如监利秸秆占全市数量的近一半,禁烧任务重,压力大、投入大,而地方财政又弱,所以需要省里,甚至国家的真金白银的支持。

经过调查,国外许多国家都是将秸杆综合利用,大部分都是将秸秆还田处理,使土地更肥沃。肖夕映说,当前,农田太板结导致不透气,秸秆还田能起到肥田的作用。监利、洪湖秸秆禁烧工作成绩显著,力度大、效果好。这种种植革命,需要大家与时俱进,将革命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