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8-03-14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17年12月21日在荆州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市人大常委会:

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我市降低工业企业成本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降低工业企业成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好工业企业减负工作,市政府成立了由25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减负领导小组,专人专班负责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减负各项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共为企业减负25亿多元。

(一)降低企业资源要素成本

1.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一是降低企业用电成本。2017年组织14家企业进入全省电力市场交易平台直接交易电量10.44亿千瓦时,减少电费支出3000万元。二是降低企业用气成本。近年来,市物价局先后三次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可减轻企业用气负担6000万元。

2.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今年,继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松滋市试点执行工业用地出让70%和弹性出让政策后,荆州区、洪湖市也推行了70%政策。截止目前,全市降低企业土地取得成本9535万元。

(二)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1.落实交通价格政策,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认真落实省出台的收费公路通行费优惠和绿色通道等政策。荆州长江大桥2017年1—11月份公交车免费567.6万元,月票车优惠327.5万元。积极减免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通行费8503万元。

2.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广多式联运。推进甩挂试点项目建设,引导本地物流运输企业跨区域成立甩挂运输联盟;大力推进“水铁联运”,建成长江码头到国电集团沙市电厂的短途铁路运输线,为电厂节约运输成本200万元左右。

(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运用续贷调度资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7年市财政安排续贷调度资金3亿元,元至九月,办理续贷148笔,扶持企业98户,续贷金额167343万元。

2.落实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农业银行对企业贷款收息率由去年6.19%,降至今年的5.08%,利率降幅达17%。农商行和湖北银行分别降低企业贷款利率1.2%和0.35%。工行对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取消贷款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直接融资。市政府出台政策对企业上市进行奖励,截至11月8日,已有1家企业新三板申报成功。四板托管挂牌企业累计融资12.71亿元。积极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截止目前,我市共发行和新批复企业债券49亿元,比去年增加19.8亿元。

(四)降低涉企税费负担

1.落实税收优惠,释放政策红利。一是在增值税优惠方面。1—11月,共为起征点以下纳税人减免增值税29768.79万元,其它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1288.58万元。二是在企业所得税优惠方面。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小微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等政策。共计减免税额1441万元,政策受惠面100%。

2.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015年以来,中、省已累计取消和暂停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64项、政府性基金6项,2017年叠加减少收入(市本级,不含县市区)预计约为9665万元。

3.健全收费清单,让企业明白缴费。今年5月18日市政府对4个收费清单进行了第4次动态调整,共取消收费25项、暂停收费39项,今年已减负3980万元。

(五)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1.积极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2017年继续执行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20%降至19%的优惠政策;失业保险缴费费率由2%降低为1% ,2017年1—9月为企业减轻失业保险缴费负担约6492万元。

2.继续扩大稳岗补贴政策受惠面。2017年1—9月全市发放稳岗补贴628.42万元,为全市107家企业稳定就业岗位23903人。

3.继续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相关政策。一是部分经营困难企业医疗缴费基数经申请执行80%保底的政策。二是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2017年1—9月给予全市企业社保补贴105.96万元。

(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1.加大推进“放管服”力度,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试点。对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备案项目,彻底放开,将备案类项目全部下放到项目所在县市区、荆州开发区办理;对市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审查内容只对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及市场准入等进行审查,其余一律放行。

2.重拳整治“红顶中介”,严格中介监管。先后两轮对住建、国土、环保、食药、质监、交通、教育、人防等15个重点行业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检查,共清理出“红顶中介”215家,其中县市区148家、市直67家。

二、存在的问题

1.原材料成本增长,导致企业获得感不强。我市工业企业主要以中小加工企业为主,产品的议价能力很弱,由于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快,导致产品成本与同期增长,削弱了一系列惠企政策降低成本的实效。

2.新时期环保要求,企业环保投入增加。我市中小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与新的环保要求有一定差距,对环保设备的投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据调查,美的电冰箱1-8月份环保费用为50万元,同比增长106%;沙隆达为3471万元,同比增长27.4%。

3.政务服务有待完善。涉及公共服务、民生领域的服务事项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办事依然觉得“事项繁杂、环节复杂、资料过多”,网上政务服务还需加大推进力度。

4.物流设施和方式落后,导致物流成本高。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各类物流运输方式间装备标准不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限制了多式联运的开展。除了收费性成本下降外,整个物流体系信息化、统一化、标准化建设水平不高,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效率提高。全部调查企业均反映企业物流成本未下降。

5.企业融资仍然很难。多数企业资金链仍然紧张,主要原因是担保条件严格、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存在断贷和抽贷等现象。

三、对策和建议

1.狠抓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减负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策传达落实。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从严要求各成员单位每月报送减负落实进展统计表,每季上报减负工作总结,及时掌握各职能单位落实惠企进展。

2.继续加大降成本力度。加强中央、省相关政策的研究和跟进,加大政策宣传和政策落实督查工作。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推进贷款结构优化。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等,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提振企业信心。

3.加强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分析。政府物价监管部门要发挥职能,通过精准把握市场动向,积极向企业反馈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趋势。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组织企业集中采购原材料和电力,降低原材料和用能成本。引导企业通过推新品、推精品、推中高端产品的方式,来解决原材料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

4.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针对我市现有的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技术改造为重要抓手,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生产服务化”为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产业、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全市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5.破解企业资金短缺难题。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健全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融资和资产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共同做大做强企业。

6.切实降低工业企业物流成本。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甩挂企业联盟,使甩挂运输真正“甩起来”。发展城乡配送网络、降低流通成本。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提高周转效率。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落户,规划建设好综合物流园项目。